早就有一个愿望,看一下福建的土楼,这次出行也就是这个景点最吸引我前往的~~12月17日一大早,我们就从梅州出发,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,我们来到了福建省境内的永定下洋镇的初溪土楼群~~参观了集庆楼~~
在永定,土楼群很多,路上就看见许多,有圆形的,有方形的,都很别致~~这就是我们即将参观的集庆楼~~ 旁边还有方形的土楼~~ 大家迫不及待的走上台阶~~纯土夯的墙,据说墙体厚达2米呢~~经过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,依然挺拔~~ 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~~ 土楼门口一些老年人出售自家的土特产~~
(以下来自百度搜索,了解一下)
集庆楼
[集庆楼]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十七年(公元一四一九年),距今五百八十余年,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。一般圆楼,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,大的设置四处楼梯,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,相互往来,十分方便。唯独此楼,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,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,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。房间、楼梯、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,全靠邻隼头衔接,不用一枚铁钉,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,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。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世纪初,同样依山而建,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,气势磅礴恢宏。初溪原名粗溪,意即粗溪,有着粗心大意的含义,由于寓意不好,所以改名--初溪。
集庆楼堪称初溪土楼群的代表,由经营纸业的徐姓人所建,建筑规模比周遭的要大得多。土楼以隔板分隔成72个单位,与上述的土楼设计不同。与别处土楼不同的是,楼内没有水井,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,而且仅得一道大门,与其他土楼有3至4道大门不同。从对面山头的观光亭能一览依山而建的初溪土楼群,土楼或大或小,或方或圆,一览无遗,景象叫人陶醉。 在此后数百年间陆续夯造的土楼,所有的楼层都是环环相通的。集庆楼这种聚族而居又彼此独立的模式,在动荡年代里,既消除单门独户的恐惧心理,又避免了一般土楼没有私密空间过度嘈杂的缺点,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创造性设计。
集庆楼的房间、楼梯、隔门全用杉木构建,相邻处全靠隼头衔接,不用一枚铁钉,在穿越将近600年的风霜雨雪后,依然与厚达两米的生土墙一起巍然屹立,显得古老而不破败。
这里是集庆楼的内部,它是四层楼房~~每一层都有72个楼梯~~

里面每一个房间的大小,式样完全相同~~外围是一个大土楼,里面还有一个圆形的小土楼~~一般作为厨房使用~~
据导游介绍,一层是养牲口,或放置农具,厨房等仓库~~二层是存放粮食的,害怕潮湿~~三层和四层就是居所了~~ 不管你走在什么位置你,看见的房屋结构完全一样~~ 越往上,看见的越全面些~~再上一层,看见的更美了~~远处的山峦叠嶂~~绿树环绕~~
站在土楼上美一个~~
这么精致的设计~~这么科学的建造~~冬暖夏凉,既是安居乐业的好居所,又是固若金汤防止外来骚扰的大碉堡~~
每一层都有雨帘~~可以防止雨水落在走廊里~~全部木材构建,不用一颗铁钉,真结实耐用啊~~
看过土楼,我们又爬上对面的半山腰,这里有一个观景亭,可以看见初溪土楼群的全貌~~
几个大型的圆形楼,还有若干方形楼~~没有时间挨个参观,就看一下外景吧~~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,根本不会想到我们有多羡慕这里的山、这里的水、这里的空气~~~更羡慕这个别致的建筑,不知道在里面休息一下是个啥感觉呢~~
听说最早把这里传播出去的竟然是美国人,他们以为这里有生产核武器的大口径发射台呢~~呵呵~~还定期冒烟!直到特工人员确定,就是当地人的民居时,他们感觉震惊啦~~几百年前就有这么高深的建筑,还是在深山里啊~~

福建的特色,福建的名片,一个传奇的房屋建筑~~值得一看~~关键是众多的土楼群,你看也看不过来呀~~有机会还来!
评论